社会上对我的关注给我在心理上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惑和压力。很多人看过张有德的文章后,对我有了一种不真实的先入为主的评价,而我又不想因为这些改变自己,这使我在与很多人交往时非常困难。出于无奈而被动接受的一些捐助,使我至今深感不安,因为捐助者心中的捐助对象并不是真实的我。对此我一直想用合适的办法进行弥补,但至今没找到好的办法。
他们想鼓励自己的学生努力学习,克服困难——文章的主人公克服了那么大的困难,你们的困难没有他大吧,你们可以学习一下那个主人公,他们可能是从这个角度(考虑)。但是,从我自己来说,我不觉得我克服了什么困难。困难肯定是有的,但不是他写的这种。
《央行银保监会发文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》现在叫武清区了。写文章的人是我老家那边文化局的领导。1997年,我得奥数金牌以后,他们就去我们家了。当时也不叫采访,也不知道他们要写文章,猜想有可能只是去关注一下得奥数金牌这么一个事,然后就问我父母有多穷,谈话尽量往穷方面引导。我父母也不知道拒绝,问什么,怎么引导,就怎么说。在农村嘛,也不能怪我父母。结果就是奥数金牌挺好的一个事,就成诉苦会了。(他们写的文章)发表以后,我看了就觉得很惊讶,里面写的不是真实情况。当时写我家写得苦大仇深,非常穷。我老家也就是普通的农村家庭,父母确实也挺不容易的,但跟别的农村家庭比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,没什么特别的困难。我小的时候也觉得挺快乐的,不是他写的很悲情的那种感觉。九几年的时候,天津的农村,不会是那个样子。我家其实是在天津和北京的中间,离北京更近一点,出了通州区就是了。




